TCP状态转换图
TCP状态转换
重复bind同一端口出错
1 |
|
同一个IP(INADDR_ANY),同一个端口SERV_PORT,只能被成功的bind()一次,若再次bind()就会失败,并且显示:Address already in use
就好像一个班级里不能有两个人叫张三;
结论:相同IP地址的相同端口,只能被bind一次;第二次bind会失败;
命令netstat:显示网络相关信息
-a:显示所有选项
-n:能显示成数字的内容全部显示成数字
-p:显示段落这对应程序名netstat -anp | grep -E 'State|9000'
执行./server程序后执行命令netstat -anp | grep -E 'State|9000'
可以观察到网络状态为LISTEN,9000端口仍然被监听当中。
打开两个终端并且执行telnet 192.168.200.129 9000
语句,我们用两个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,服务器给每个客户端发送一串字符”I sent sth to client!\n”,并关闭客户端;
我们用netstat观察,原来那个监听端口 一直在监听【listen】,但是当来了两个连接之后【连接到服务器的9000端口】,虽然这两个连接被close掉了,但是产生了两条TIME_WAIT状态的信息【因为你有两个客户端连入进来】
只要客户端 连接到服务器,并且 服务器把客户端关闭,那么服务器端就会产生一条针对9000监听端口的 状态为 TIME_WAIT 的连接;
过了一段时间后将会处于TIME_WAIT状态的连接将会消失,如下图所示
TCP状态转换图
TCP状态转换图【11种状态】 是 针对“一个TCP连接【一个socket连接】”来说的;
客户端: CLOSED ->SYN_SENT->ESTABLISHED【连接建立,可以进行数据收发】
服务端: CLOSED ->LISTEN->【客户端来握手】SYN_RCVD->ESTABLISHED【连接建立,可以进行数据收发】
谁主动close连接,谁就会给对方发送一个FIN标志置位的一个数据包给对方;【服务器端发送FIN包给客户端】
服务器主动关闭连接:ESTABLISHED->FIN_WAIT1->FIN_WAIT2->TIME_WAIT
客户端被动关闭:ESTABLISHED->CLOSE_WAIT->LAST_ACK
TIME_WAIT状态
具有TIME_WAIT状态的TCP连接,就好像一种残留的信息一样;当这种状态存在的时候,服务器程序退出并重新执行会失败,会提示:
//bind返回的值为-1,错误码为:98,错误信息为:Address already in use
所以,TIME_WAIT状态是一个让人不喜欢的状态;
连接处于TIME_WAIT状态是有时间限制的(1-4分钟之间) = 2 MSL【最长数据包生命周期】;
引入TIME_WAIT状态【并且处于这种状态的时间为1-4分钟】 的原因:
可靠的实现TCP全双工的终止:如果服务器最后发送的ACK【应答】包因为某种原因丢失了,那么客户端一定会重新发送FIN,这样因为服务器端有TIME_WAIT的存在,服务器会重新发送ACK包给客户端,但是如果没有TIME_WAIT这个状态,那么无论客户端收到ACK包,服务器都已经关闭连接了,此时客户端重新发送FIN,服务器给回的就不是ACK包,而是RST【连接复位】包,从而使客户端没有完成正常的4次挥手,不友好,而且有可能造成数据包丢失;也就是说,TIME_WAIT有助于可靠的实现TCP全双工连接的终止;
允许老的重复的TCP数据包在网络中消逝;
RST标志位:
对于每一个TCP连接,操作系统是要开辟出来一个收缓冲区,和一个发送缓冲区 来处理数据的收和发;(发数据即向发送缓冲区写数据)当我们close一个TCP连接时,如果我们这个发送缓冲区有数据,那么操作系统会很优雅的把发送缓冲区里的数据发送完毕,然后再发fin包表示连接关闭。FIN【四次挥手】,是个优雅的关闭标志,表示正常的TCP连接关闭;
反观RST标志:出现这个标志的包一般都表示 异常关闭;如果发生了异常,一般都会导致丢失一些数据包;如果将来用setsockopt(SO_LINGER)选项要是开启;发送的就是RST包,此时发送缓冲区的数据会被丢弃;RST是异常关闭,是粗暴关闭,不是正常的四次挥手关闭,所以如果你这么关闭tcp连接,那么主动关闭一方也不会进入TIME_WAIT;
SO_REUSEADDR选项
定义函数:int setsockopt(int s, int level, int optname, const void * optval, ,socklen_toptlen);
头文件:#include <sys/types.h> #include <sys/socket.h>
函数说明:setsockopt()用来设置参数s 所指定的socket 状态. 参数level 代表欲设置的网络层, 一般设成SOL_SOCKET 以存取socket 层. 参数optname 代表欲设置的选项, 有下列几种数值:
SO_DEBUG 打开或关闭排错模式
SO_REUSEADDR 允许在bind ()过程中本地地址可重复使用
SO_TYPE 返回socket 形态.
SO_ERROR 返回socket 已发生的错误原因
SO_DONTROUTE 送出的数据包不要利用路由设备来传输.
SO_BROADCAST 使用广播方式传送
SO_SNDBUF 设置送出的暂存区大小
SO_RCVBUF 设置接收的暂存区大小
SO_KEEPALIVE 定期确定连线是否已终止.
SO_OOBINLINE 当接收到OOB 数据时会马上送至标准输入设备
SO_LINGER 确保数据安全且可靠的传送出去.
参数 optval 代表欲设置的值, 参数optlen 则为optval 的长度.
返回值:成功则返回0, 若有错误则返回-1, 错误原因存于errno.
附加说明:
1、EBADF 参数s 并非合法的socket 处理代码
2、ENOTSOCK 参数s 为一文件描述词, 非socket
3、ENOPROTOOPT 参数optname 指定的选项不正确.
4、EFAULT 参数optval 指针指向无法存取的内存空间.
setsockopt(SO_REUSEADDR)用在服务器端,socket()创建之后,bind()之前
SO_REUSEADDR的能力:
(1)SO_REUSEADDR允许启动一个监听服务器并捆绑其端口,即使以前建立的将端口用作他们的本地端口的连接仍旧存在;【即便TIME_WAIT状态存在,服务器bind()也能成功】
(2)允许同一个端口上启动同一个服务器的多个实例,只要每个实例捆绑一个不同的本地IP地址即可;
(3)SO_REUSEADDR允许单个进程捆绑同一个端口到多个套接字,只要每次捆绑指定不同的本地IP地址即可;
(4)SO_REUSEADDR允许完全重复的绑定:当一个IP地址和端口已经绑定到某个套接字上时,如果传输协议支持,同样的IP地址和端口还可以绑定到另一个套接字上;一般来说本特性仅支持UDP套接字[TCP不行];
所有TCP服务器都应该指定本套接字选项,以防止当套接字处于TIME_WAIT时bind()失败的情形出现;
试验程序server.c
1 |
|
结论:
- 两个进程,绑定同一个IP和端口:bind()失败[一个班级不能有两个人叫张三]
- TIME_WAIT状态时的bind绑定:bind()成功
SO_REUSEADDR:主要解决TIME_WAIT状态导致bind()失败的问题;